【观念史研究】之八:需求
导读
“当一个社会按照它自己的组织方式,似乎越来越能满足个人的需求时,独立思考、意志自由和政治反对权的基本的批判功能就逐渐被剥夺……由某种极权主义制度还是某种非极权主义制度来满足需求,似乎是无关紧要的……当代工业社会,由于其组织技术基础的方式,势必成为极权主义。因为,‘极权主义’不仅是社会的一种恐怖的政治协作,而且也是一种非恐怖的经济技术协作,后者是通过既得利益者对各种需求的操纵发生作用的。当代工业社会由此而阻止了有效地反对社会整体的局面出现。”
相关文本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在草地上做爱与在汽车里做爱有何不同?恋人们在郊外漫步和在曼哈顿大街漫步有何不同?
在前者的情况下,环境分担并引起性亢奋,而且势必被赋予爱欲特征。这样,力比多便越出直接的性感应区,这是一个不受压抑的升华过程。与此相对,机械化的环境却阻止力比多自我超越。由于在扩大满足爱欲的领域方面受到强制,力比多超越狭隘性行为的能力和“多元性”变得越来越少,而狭隘的性行为则得到加强。
性欲以对社会有利的形式解放出来。在这个社会中,花费在机械装置和相关事宜上的时间并不都是劳动时间,机器节省下来的能量也并非都是劳动力。机械化还“节省”力比多——生活本能的能量。
人们常常注意到发达工业文明的运行伴有较大程度的性自由。如果身体仍是一种劳动工具,它就会得到在日常工作世界和工作关系中展示其性特征的许可。这是工业社会无与伦比的成就之一。
性被纳入工作和公共关系之中,并因而变得更易于得到(受控制的)满足。技术进步和更舒适的生活使性欲成分有可能有步骤地融入商品生产和交换领域。但不管本能能量的调动会怎样受到控制,或在多大程度上起到维护现状的作用,对于受管理的个人而言,它还是在给人以满足,正如高速行驶的跑车让人感到有趣一样。
力比多的动员和管制可以解释自愿的顺服态度,可以解释恐怖气氛的消失,还可以解释个人需要同社会要求的愿望、目标及抱负之间的前定和谐。发达工业文明对人们生活中的超越性因素进行技术征服和政治征服的特征,在本能领域也表现了出来:使人屈服并削弱抗议的合理性的满足。
社会准许、人们也确实可以指望的满足范围,今天已大大地扩大。但由此达到的满足却使快乐原则被减弱——拒不与既定社会相调和的权利被剥夺净尽。快乐因而被调整来为产生顺从态度而服务。如此被满足的需求无疑是虚假的需求。
归根到底,什么是真实的需求和虚假的需求这一问题必须由每个人自己来回答。然而,只要他们仍处于不能自治的状态,只要他们接受灌输和操纵(直到成为他们的本能),他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不能认为是他们自己的。
发达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是它有效地窒息那些对于自由的需求,即要求从尚可忍受的、有好处的和舒适的情况中摆脱出来的需要,同时它容忍和宽恕富裕社会的破坏性力量和抑制功能。
在这里,社会控制所强求的正是对于过度的生产和消费的压倒一切的需要;对于实际上已不再必要的使人麻木的工作的需要;对于抚慰和延长这一麻木不仁状态的缓和方式的需要;对于维持欺骗性自由的需要,这些自由是垄断价格中的自由竞争、审查制度下的自由出版,以及商标和圈套之间的自由选择。
在抑制性总体的统治之下,自由可以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统治工具。决定人类自由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可供个人选择的范围,而是个人能够选择的是什么和实际选择的是什么。
自由选择主人并没有使主人和奴隶归于消失。
如果商品和服务设施维护对艰辛和恐惧的生活所进行的社会控制,如果它们维护异化,那么在大量的商品和服务设施中所进行的自由选择就并不意味着自由。个人自发地重复所强加的需求并不说明他的意志自由,而只能证明控制的有效性。
在当代社会最高度发达的地区,把社会需要移植成个人的需求是如此有效,以致它们之间的差别似乎纯粹是理论上的。人们当真能对作为新闻和娱乐的工具和作为灌输与操纵力量的大众传媒作出区分吗?当真能对制造公害的汽车和提供方便的汽车作出区分吗?当真能对实用建筑的恐怖和舒适作出区分吗?当真能对为保卫国防和为公司赢利的手段作出区分吗?当真能对提高生育率方面私人的乐趣和商业上、政治上的功能作出区分吗?
我们又一次面对发达工业文明的一个最令人烦恼的方面,即它的不合理中的合理性。它的生产率和效能,它的增长和扩大舒适生活品的潜力,它的把浪费变为需求、把破坏变为建设的能力,这都表明现代文明使客观世界转变为人的精神和肉体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异化概念本身因而成了问题。人们似乎是为商品而生活。小轿车、花样翻新的通讯装置、错层式家庭住宅以及厨房设备成了人们生活的灵魂。把个人束缚于社会的机制已经改变,而社会控制就是在它所产生的新的需求中得以稳定的。
下期预告
主题词:技术
相关文本:贝尔纳·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
上期回顾
主题词:权力
相关文本:福柯 《性经验史》
《哈佛商业评论·观念史研究》
编辑|王大夫[email protected]
《哈佛商业评论》(ID:hbrchinese)发布的所有原创内容,未经正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与使用。若违反上述声明,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联系:[email protected]
要拥有属于你的卓越密码?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订阅管理圣经。
©2015 哈佛商业评论 保留所有权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