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
曾经无数次被问起关于中介选择的事,作为过来人,还是想说说这里面的猫腻,太多的孩子和家长在这里摔倒。无论成绩多优秀,中介和申请这些东西把玩不好,到头来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一直认为中介是个神奇的产物,两极分化很严重。怎么说呢,这个拥有着亿万市值的行业在申请之路上给很多学子提供过便利,包括帮忙填表格、递交分数、递交成绩单啊这类琐碎的小事,高端中介设计出来的活动很多也是一流的。但它们也确实误导过很多人,比如说,文书语法错误现象,学校信息不及时沟通,甚至还有学生直到申请季结束都不知道自己申请邮箱的密码。
关于被中介坑的故事数不胜数,就我而言,至少读过5、6篇震撼人心的。这样的故事都是用泪水和愤怒交织而成,怒从心底,却无计可施。以下就来简单谈谈一些小伎俩。
在我看来,中介本身的噱头有如下几点:
1. 最显而易见的就是,中介只会把好的录取结果贴出来给大家看。
甚至还有部分的虚报,李同学、王同学等等等等,不会有那么多同时录取芝加哥大学什么的都会在你们这。既然你以保护学生隐私为名不肯把真实姓名说出来,那么我就只能想想觉得大家都有着各色各样的姓,名字却偏偏都是“同学”。
2. 顶尖offer的数量没有实际含义。
以上两点可能混留学圈的都有所耳闻,但这一点却是很多家长朋友忽略的。经常看到某某中介在网站上写:哈佛X个,耶鲁X个,宾大X个,杜克X个,康奈尔X个,圣母X个... 第一眼见必定很震惊!可是这里就是其中猫腻。美国大学不比中国,一人是可以手持多张offer的。所以以上录取榜根本不能代表大多数,因为那些好学校的录取函,很可能只出自于两三个大神之手。这几位大神,上有天时,下有地利,手上还握着人和,多为顶尖高中的佼佼者。就申请大学的数量来看,十几所大学肯定会挨个申请一遍的,而这十几所大学就包括了刚才录取榜单上看到的。

这么说,可有点数了?录取榜只会放offer数量,可是观者心里就觉得,大家都有好的录取,都这么有能耐。这里便是录取最大的骗局,几人包揽所有TOP20名校的录取,留下其他大多数签约学生水深火热。那几人就已经足够当头牌了。
3. Offer数量同样没有实际意义。

相信大家对这样的字眼一定不陌生:今年,XX中介一共收获了XX封顶尖名校的录取offer,其中本科XX封,研究生XX封...... 平均每位学生收获XX封录取。这样的记述屡见不鲜。但可惜的是,这样的数据只是糊弄糊弄外行人而已。
打个比方说,每人申请8所,2所冲高,4所适中,2所保底,最后结果是录取3所。想要录取数目增加,只需要多申请几所保底学校就可以了。就如同前文所说的,一人可以手持多张offer。用这样的策略,平均收获多少offer这样的虚谈只能骗小孩子。
4. 录取结果很多是钱砸出来的。
中介机构会写明学生录取结果,但从不会写学生选购的申请套餐。你以为花两万的标配套餐和二十万的常春藤套餐是一样的吗?如果说前者只是敷衍了事,那后者才是真的拿钱做事。这个社会确实存在一分价钱一分货的道理,但是但凡申请,每个人花的钱都至少上万,随随便便就处理了太不公平。
不过呢,金钱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受重视程度,中介同样看中的还有申请者的成绩、活动等各方面因素。虽然说对于购买了最高价套餐的学生,中介会配备最好的文书老师,全程设计文书;设计活动,确保上海北京香港都能去一趟;找好学长学姐,时时答疑解惑...... 但是前提依然需要申请者自身的素质和底子足够硬。所以对于所有人而言,提升自己的水平是重中之重。
我能想到的这些漏洞只是小部分,关于中介,还有更大的挖掘空间。我只能说,如果有能力自己申请最好,就不要凑中介的热闹啦;但若真要找中介,一定要多观察多提问,好好思考前因后果,擦亮眼睛。先带着批判的观点去看一定不会错。
撰文/蔡梦渝
推荐阅读
《如何正确应对学业压力避免“过劳死”?你的身体可能早已不堪重负》
回复“过劳死”给你看这篇文章
北美留学生日报
微信号: CollegeDaily
真实独立有味道的留学生新媒体
北美留学最值得关注的资讯平台
加入我们:[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北美留学生日报微信平台中发布的内容除特殊表明之外均为北美留学生日报原创内容,任何机构商家个人微信平台不得在未经授权情况下转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