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月共写了10篇读书随笔,下面是文章谈到的书,以及我关于书的部分文字,也许你之前并没有都读到,那么现在可以一网打尽的看看。
1.《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
作者:奥兰多·费吉斯
书很厚,写的是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虽然和目下的中国隔着十万八千里,但你总是能从中读到些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与一般的历史书不同,避开了以政治为中心的叙事模式,而将焦点放在了普通人的生活上。
在一段灰暗的岁月中,家庭与家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何许改变?当来自政权的压力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个人如何保持自己,或者说,是否要保持自己?在政治的高压之下,生存策略如何?是否要向谎言、背叛妥协?
2.《几乎没有记忆》
作者:莉迪亚·戴维斯

我更喜欢短篇,而非长篇。长篇小说如果写得好,读起来很容易陷溺其中,我虽然很满足于这种感觉,但会隐隐有种置身于其他世界的恐惧,也许我害怕回不来。短篇小说就不一一样了,它们不长,阅读所花费的时间不多,进入一个故事和离开一个故事的成本不高,就像拥有了一扇任意门,我前脚还在北极,后脚就上了火星。
当然,最重要的是,短篇小说因为无法用时间拖住读者,所以干脆转向了其他目标,相对于长篇,短篇小说作者更愿意尝试新的写法,用不同以往的语言、结构来组织一篇小说,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试错成本比较低嘛,但正因为这些试验,我们会看到短篇小说的独特美感,它不能让你沉浸,但会让你惊艳。
《几乎没有记忆》就是一本让人惊艳的书,但也有很多人不喜欢。不喜欢莉迪亚·戴维斯的小说因为在她的小说里找不到意义,故事和人物就那样发生了,然后默默的结束,完全没有传统叙事意义上的开头结尾高潮,我们读这些小说能获得什么呢?既没有体验故事的快感,有没有寓意带来的升华,就像有一位读者评论的那样:并不能否认这种写作,但是这种写作似乎就是在象征我们的匮乏。
我很认同这句评语,“匮乏”。但不是象征,而是事实。我们已然置身于一个匮乏的世界,当科学将几乎所有的领域都照射进光明之后,故事正在丧失领地,这个世界太透亮了,而故事需要一点阴影。对于小说家来说,所有的故事几乎都被写尽了,对于现代人来说,大理想时代已经结束,我们常年生活在琐碎、无聊和无意义中。
3.《如何阅读一本小说》
作者:托马斯·福斯特

除了关注故事和人物之外,我们要不要在关注一些其他部分呢?如果你是真的爱电影或者爱小说,你肯定会好奇的,它们到底有什么秘密?
托马斯·福斯特的《如何阅读一本小说》就是来解密的。当然,在他之前,我们已经读到过很多关于小说的理论批评,比如E.M.福特的《小说面面观》,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的艺术》,卡尔维诺的《新千年文学备忘录》,但和这些前辈不同,作为大学教授而不是小说家,托马斯·福斯特写得更轻松,更易懂,他像准备一堂堂课一样写下了一篇篇文章,他当然知道,一个好的老师除了知识过硬,还要能吸引人。
4.《我执》
作者:梁文道

这本书是2006-2007年梁文道在香港某报纸“秘学笔记”上的专栏文章合集,在这里面,梁文道第一次写自己,像流落到荒岛的人生了病,拿起手术刀,自己动手。他真狠,见血见骨,写爱欲,写家庭,写过去,写未有的孩子,写永远失去的恋人。
书名是《我执》。“我执”是佛教词汇,指对一切有形和无形事物的执着——对“我”的执着。梁文道的这些文章,如同忏悔录,剖析自我的嗔痴妄念,在红肿毁坏处划破一道伤口,让淤血流出。
形式为日记体,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一日一篇,虽然不是记事,而是务虚的写作,但也能在时间一日一日的流转间,体会到写作者的状态,或者说作者虚构出的状态——在这本书的《跋》里,梁文道称这些文章为“虚构散文习作”,你并不能相信所有这一切都是真的,它有个体经验,也有虚构。
这是无法复述的阅读体验,因为它们分散在每一篇文章里,像河流一样汇聚,最终在读完之后形成一片海,记忆之海,失落之海。所有有过失去经验的人都可以获得安慰,所有心思纯净的人都会被感染。
5.《摄影之后》
作者:弗里德·里奇

苏珊·桑塔格与约翰·伯格对摄影的诸多洞见并没有因时间流逝而失去效用,它们仍然是灯塔,任何一个对摄影感兴趣的人都该读读他们的作品,但是事情还是有了一些变化,胶片时代过去了,我们进入了一个照片更为泛滥的图像时代,并且它们还是“数码”的。这个时候,摄影还是原来的摄影吗?
最新读到弗里德·里奇的《摄影之后》正试图回答这一问题。弗里德·里奇是纽约大学摄影与成像系教授,多年来一直就新时代的摄影发表评论。按他自己的话来说,《摄影之后》这本书是试图确认,在数码环境下,我们的媒介如何复杂而永久地在最基本的层面上改变我们——我们的世界观、我们对灵魂和艺术的界定、我们对可能性的把握。
6.《影响力》
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

之前在纷繁的信息传递中,我以为这是一本教导企业或个人如何获取影响力的书,类似于《引爆点》,但实际却并非如此,这不是一本实用性操作手册,而是类似于《怪诞心理学》的大众心理学读物,关注的重点与其说是影响力,不如说是——顺从。
顺从什么呢?顺从长久以往的人类经验累积,几乎储存在我们基因里的固定行为模式。这本书非常明白的总结了6总会影响我们的固定行为模式,了解它们,不仅能让我们搞懂生活中的古怪事件,也会进一步了解,人呐,真他妈是个复杂的生物。
这6种使我们顺从的六种固定行为模式分别是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稀缺。
7.《月光落在左手上》
作者:余秀华

本书收录了219首诗,大多创作于2014年。第一首是《我爱你》,很标准的情诗,写给爱人,写给爱情。这本集子里,爱情主题的诗还有很多,但这首最打动我。
全诗如下: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
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在干净的院子里读你的诗歌。这人间情事
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
而光阴皎洁。我不适宜肝肠寸断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
春天
你轻轻地读,一个词语一个词语在唇齿间滑过,它们小心翼翼的表达着爱。然后诗人在最后一句放进了铁,又放进春天,整首诗既美丽又哀愁,既幸福又悲伤。整本诗集,所有关乎爱情的诗都是如此,既有欢欣,但转而又沉入灰色,这是余秀华的真实生命,也是许许多多投入爱情的人的共同感受。
8.《异类》
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异类》是一本关于成功的书。
不要吓跑,这不是成功学,它甚至有点反成功学。成功学一般都在宣扬人人都可以成功,并告诉你各种成功的方法,其中不乏许多厚黑学人际交往的陈词滥调,但《异类》反其道而行,他的主要观点是:成功人士不可能独自走向成功,机遇和文化环境帮了大忙。
这好像并不新鲜,人是社会性动物,要在社会中成功,当然不可能是独行侠。但是,不论新闻报道还是八卦故事,成功者往往拥有超高天赋,并且性格也很独特,他们被包装成了现代传媒中的英雄。而英雄的故事总能抚慰人心,并激励普通人拿起宝剑,出入江湖。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试图破除这种英雄传说。“我想证明,个性作用并非个人成功的决定因素。他们一直得益于某些隐蔽的先天优势,或者非凡的机缘,抑或某一种文化的特殊优势”。
9.《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
作者:王鼎钧

回忆录人人写得,写得好看却不多。它和小说不同,小说可以恣意想象,回忆录必须贴地飞行,小说可以虚造时空,回忆录必须以实为录。它和一般散文也不同,散文格局小,抓住一个点,可以造出一颗琥珀,回忆录一生河流回溯,浩浩汤汤,有大波澜也有小水涡,若心里不透亮,不知取舍进退,便容易陷于琐碎。
写好回忆录,有两个基本考核。一是写得好,二是有得写。甭管你是一国之首或是一代之雄,写出来的文字味同嚼蜡,除了研究人员,一般人不会去看。另外,光会写也不行,总要经历,总要回忆,若一生平凡普通,工作结婚娶妻生子,未建功业未经人事,纵是妙笔生花,也嫌不够。
王鼎钧,两件都得了,经历是不能选的,文学是自己习来的。
10.《少年H》
作者:妹尾河童

妹尾河童是日本当代最具代表性的舞台设计家,90年代曾以《窥视日本》《窥视印度》《窥视工作间》等一系列图文并茂的著作名声大噪,1997年出版《少年H》,一改往日的图文风格,以细腻笔触写下了少年时代的种种经历,饱含情感,充满细节并且持有力量。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童年被战争的阴影覆盖,一个少年的成长应有的磕磕碰碰并不减少,而战争带来的深刻痕迹,久久难消。
中国人阅读妹尾河童的这本回忆录,会有更加复杂的感受,它不仅仅是个人的回忆,时代的证据,还是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山的那一边,是我们永远无法忘怀的屈辱战争的另一端,它提供了一种新鲜的经验,让我们看清了战争,于里,于外,都毁坏人,毁坏一切。

不止读书(微信号:buzhidushu),是我本人魏小河的订阅号,以个人趣味为主,推荐书,推荐电影。不止读书,读书不止。嗯哼。你也可以在豆瓣、知乎、微博上搜索魏小河找到我。不止读书是最有品质的自媒体组织文艺连萌成员。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